|
 |
|
|
|
|
|
光线和辐射
光是电磁波辐射(能量从一个物体传播到另一个物体,在传播过程无需任何媒介。这种能量传播方式被称为辐射)到人的眼睛,经视觉神经转换为光线,即能被肉眼看见的那部份光谱。这类射线的波长范围在360到830nm之间,仅仅是电磁辐射光谱非常小的一部份。温度远远高于50Hz工作时的温度,从而产生更高色温的白色色表和更好的显色性。 |
|
|
|
|
|
光通量Φ
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量总和称为光源的光通量。单位:流明[lm]。 |
|
|
|
|
|
光强l
一般来讲,光线都是向不同方向发射的,并且强度各异。光源在某一给定方向的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光通量称为光源在该方向的发光强度,简称光强。单位:坎德拉[cd]。 |
|
|
|
|
|
照度E
照度(E)是光通量与被照射面积之间的比例系数。即光源照射在被照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 1 lx即指1 lm的光通量平均分布在面积l m2平面上的明亮度。单位:勒克司[lx]。 |
|
|
|
|
|
亮度L
光源在某一方向的亮度是光源在同一方向的光强与发光面在该方向上投影表面积之比。单位:坎德拉/平方米[cd/m2]。 |
|
|
|
|
|
光效
光源所发出的总光通量与该光源所消耗的电功率(瓦)的比值,称为该光源的光效。其数值越高表示光源的效率愈高。单位:流明每瓦[lm/W]。 |
|
|
|
|
|
灯具效率
灯具效率(也叫光输出系数)是衡量灯具利用能量效率的重要标准,它是灯具输出的光能量与灯具内光源输出的光能量之间的比例。 |
|
|
|
|
|
色温
单位:开尔文[K] 当光源所发出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的色温。"黑体"的温度越高,光谱中蓝色的成份则越多,而红色的成份则越少。例如,白炽灯的光色是暖白色,其色温表示为2700K,而日光色荧光灯的色温表示方法则是6500K。 |
|
|
|
|
|
光色
光色实际上就是色温。大至分三大类:
暖色<3300K;
中间色3300至5000K;
冷色>5000K。
由于光线中光谱的组成有差别,因此即使光色相同,灯的显色性也可能不同。 |
|
|
|
|
|
显色性
原则上,人造光线应与自然光线相同,使人的肉眼能正确辨别事物的颜色,当然,这要根据照明的位置和目的而定。
光源对于物体颜色呈现的程度称为显色性。通常叫做"显色指数"(Ra)。
显色性是指事物的真实颜色(其自身的色泽)与某一标准光源下所显示的颜色关系。Ra值的确定,是将DIN6169标准中定义的8种测试颜色在标准光源和被测试光源下做比较,色差越小则表明被测光源颜色的显色性越好。
Ra值为100的光源,表示事物在其灯光下显示出来的颜色与在标准光源下一致。 |
|
|
|
|
|
|
|
|
|
|
安全照明
用以确保处于潜在危险过程中的人们的安全而提供的那部分应急照明。 |
|
|
|
|
|
安全电压
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问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50—500Hz)有效值50V。 |
|
|
|
|
|
凹形反光槽
安装在顶棚上具有开放溢出的长凹槽形灯具。 |
|
|
|
|
|
暗视觉
调节眼睛以适应几百分之一坎德拉每平方米的亮度水平时的视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杆状细胞被认为是主要的活跃成分。暗视觉状态下的光谱是无色的。 |
|
|
|
|
|
|
|
|
|
|
波长(l)
在周期波传播方向上在同一时间连续两个相位相同的点之间的距离。 |
|
|
|
|
|
白炽灯
由电流加热元件产生白炽可见光的光源(经常被称为普泡或GLS灯)。 |
|
|
|
|
|
饱和度
判断单一颜色在总体感觉中所占比例的视觉属性。 |
|
|
|
|
|
不舒适眩光
可引起不适,而不一定破坏被照对象的视觉效果的眩光。 |
|
|
|
|
|
半透明媒质
主要通过漫射传输来传播可见辐射的媒质。因此物体不能通过此媒质被清晰的看到。 |
|
|
|
|
|
|
|
|
|
|
备用照明
使正常活动得以基本不变的继续进行的应急照明部分。 |
|
|
|
|
|
LED恒流源
由电子电路构成并以恒定电流驱动一个或一组LED工作的电源。 |
|
|
|
|
|
电磁镇流器 (电感镇流器)
镇流器使用组装的铁芯和线圈组装而成,用于传输电流以启动和燃点荧光灯和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D)。 |
|
|
|
|
|
灯的寿命
当一组光源同时燃点时,其中一定比率的灯熄灭时的时间。 |
|
|
|
|
|
按需照明
按需照明简言之就是被照场所需要多亮,照明灯具就提供多亮的一种照明方式。按需照明所提供的照明强度是在确保满足各种照明设计规范的前提下避免过度照明,最大限度的节约电能。 |
|
|
|
|
|
过度照明
照明强度超出实际需求的照明称为过度照明。在各种照明设计规范中,都对被照场所的照度(亮度)值作了最低限定,但由于照明设计富裕量过大和必须考虑的维护系数等因素,使得灯具投入初期的照明强度远高于标准要求,形成过度照明。 |
|
|
|
|
|
LED照明亮度智能无级控制系统
系统可根据被照场所实际的照明需求,对 LED 灯具的亮度进行实时地自动调节,使其在满足相应照明规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能浪费。该系统通常将亮度等级分为 256 级,可满足隧道、城市道路及大型室内场所实现按需照明的不同的亮度变化需求。 |
|
|
|
|
|
|
|
 |
|